目录

Kotlin系列(十五):抽象类和接口

一、前言:

  • 我们在上一章节学习了Kotlin类的定义以及属性的重写等知识点。
  • 而作为面向对象的一门编程语言,其抽象以接口特性是非常重要的。
  • 本章我们将一起来学习Kotlin中的抽象类和接口的相关知识。

二、抽象类

抽象类的特点

  • 在Kotlin中,类和其中的某些成员可以声明为 abstract
  • 而声明为abstract的类,我们称为抽象类。
  • 抽象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
  • 1、abstract标注的类或者属性均为open类型的。
  • 2、成员在本类中可以不用实现。
  • 3、抽象类可以继承非抽象类
  • 4、抽象类的成员可以重写非抽象类的成员为抽象的。
  • 5、在抽象类中,不仅可以有抽象方法,同时可以有具体实现的方法。
  • 6、抽象方法必须为public或者protected(因为如果为private,则不能被子类继承,子类便无法实现该方法),缺省情况下默认为public。
  • 7、抽象类不能用来创建对象;
  • 8、如果一个类继承于一个抽象类,则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。
  • 9、继承抽象类的子类,如果不实现抽象类的全部方法,则必须将子类也定义为为abstract类。
  • 10、如果抽象类中含有抽象属性,再实现子类中必须将抽象属性初始化,除非子类也为抽象类。

抽象类的定义

  • 定义一个抽象类,一般语法为:

abstract class 抽象类名[(主构造函数)][: 继承父类和实现接口] {……}

抽象成员的定义

  • 抽象属性就是在var或val前被abstract修饰,抽象属性的声明格式为:

abstract var 属性名 : 类型 abstract fun 方法名(参数列表) : 返回类型

  • Kotlin中的抽象类的使用其除了语法与Java不同外,其他均与Java的抽象类一样。

  • 示例代码如下:

  • 定义一个抽象的Person类:

      package com.anjie.demo
    
      /**
       * Created by 安杰 on 2017/10/23. */
       abstract class Person {
      		abstract var name: String;
      	abstract var age: Int;
      		abstract fun printClassName()
      	fun a() {}
    
      }
    
  • 定义一个User继承抽象类

      package com.anjie.demo
    
      /**
       * Created by 安杰 on 2017/10/23. */
      class User : Person {
    
      		override var age: Int
    
      		override var name: String;
    
      		constructor(age: Int, name: String) : super() {
      				this.age = age
      				this.name = name
      		}
    
      		override fun printClassName() {
      				println("重写的方法")
      		}
    
      }
    
  • 可以看到,我们需要在User中重写其所有的抽象成员,但是非抽象的成员我们不需要重写。

  •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抽象的类继承另外一个抽象的类,这样做的目的是,里面的成员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重写。

  • 代码修改如下:

      package com.anjie.demo
    
      /**
       * Created by 安杰 on 2017/10/23. */
      abstract class User : Person {
    
      		override var name: String;
    
      		constructor( name: String) : super() {
      				this.name = name
      		}
    
      		override fun printClassName() {
      				println("重写的方法")
      		}
    
      }
    
  • 如上,我们的User也是抽象的类,里面的age我们可以不重写。

  • 再次,我们看一下抽象类继承非抽象类,代码修改如下:

      package com.anjie.demo
    
      /**
       * Created by 安杰 on 2017/10/23. */open class Person {
      		open var name: String = "";
      		open var age: Int = 0;
    
      		constructor(name: String, age: Int) {
      				this.name = name
      				this.age = age
      		}
    
      		constructor()
    
      		open fun printClassName() {}
      		fun a() {
    
      		}
    
      }
    
      package com.anjie.demo
    
      /**
       * Created by 安杰 on 2017/10/23. */
      abstract class User : Person() {
    
      		abstract override var age: Int
    
      		override fun printClassName() {
      				println("重写的方法")
      		}
    
      }
    
  • 我们可以看到,User作为一个抽象类,重写了非抽象类Person

三、接口

  • Kotlin的接口类似于java 8,它们都可以包含抽象方,以及方法的实现。

  • 接口和抽象类不同的是,接口不能保存状态,可以有属性但必须是抽象的。

  • 接口是通过关键字 interface 来定义的:

  • 示例代码如下:

      interface MyInterface {
    
      		val func : Int
    
      		fun bar()
      		fun foo() {
      		//函数体是可选的
      		}
      }
    

接口的实现

  • 一个类中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。

      class User : MyInterface {
      		fun bar () {
      		//函数体
      		}
      }
    

接口中的属性

  • 你可以在接口中定义属性。在接口中声明的属性要么是抽象的,要么提供访问器的实现。

  • 在接口中声明的属性不能有幕后字段(backing field),因此接口中声明的访问器不能引用它们。

      interface MyInterface {
      	val prop: Int // 抽象的
    
      	val propertyWithImplementation: String
      		get() = "foo" //提供了访问器的
    
      	fun foo() {
      		print(prop)
      	}
      }
    
      class Child : MyInterface {
      	override val prop: Int = 29
      }
    

重写冲突

  • 当我们在父类中声明了许多类型, 有可能出现一个方法的多种实现。 比如:

      interdace A { 
      fun foo() { print(“A”) } 
      fun bar() 
      } 
    
      interface B {
      	fun foo() { print("B") }
      	fun bar() { print("bar") }
      } 
    
      class C : A {
      	override fun bar() { print("bar") }
      } 
    
      class D : A, B {
      	override fun foo() {
      		super<A>.foo()
      		super<B>.foo()
      	}
    
      	override fun bar() {
      		super.bar()
      	}
      }
    
  • 接口A、B都有声明了foo()、bar()方法,它们都实现了 foo() 方法, 但只有接口B中实现了bar() ,在接口A中bar()方法被声明为抽象方法,这是因为在接口中如果函数没有函数体,那么默认是抽像的。C类作为实体类,继承于接口A,C类必须重写bar(),并将其实现。D类作为实体类,继承于接口A和B,由于bar()方法在接口B中已实现,此方法不需要重写。如果想调用B接口的实现需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,调用方式为super.bar()。但是对于foo()方法,两个接口都有实现,此时编辑器不知该如何抉择,此时会强制我们重写foo(),并要求明确该方法的调用及实现。

四、抽象类和接口的差异

语法层面上的区别

    1. 接口不能保存状态,可以有属性但必须是抽象的,而抽类型可以有属性。
    1.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,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。

设计层面上的区别

    1. 抽象类是对一种事物的抽象,即对类抽象,而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。抽象类是对整个类整体进行抽象,包括属性、行为,但是接口却是对类局部(行为)进行抽象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飞机和鸟是不同类的事物,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性,就是都会飞。那么在设计的时候,可以将飞机设计为一个类Airplane,将鸟设计为一个类Bird,但是不能将 飞行 这个特性也设计为类,因此它只是一个行为特性,并不是对一类事物的抽象描述。此时可以将 飞行 设计为一个接口Fly,包含方法fly( ),然后Airplane和Bird分别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Fly这个接口。然后至于有不同种类的飞机,比如战斗机、民用飞机等直接继承Airplane即可,对于鸟也是类似的,不同种类的鸟直接继承Bird类即可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继承是一个 “是不是”的关系,而 接口 实现则是 “有没有”的关系。如果一个类继承了某个抽象类,则子类必定是抽象类的种类,而接口实现则是有没有、具备不具备的关系,比如鸟是否能飞(或者是否具备飞行这个特点),能飞行则可以实现这个接口,不能飞行就不实现这个接口。
    1. 设计层面不同,抽象类作为很多子类的父类,它是一种模板式设计。而接口是一种行为规范,它是一种辐射式设计。什么是模板式设计?最简单例子,大家都用过ppt里面的模板,如果用模板A设计了ppt B和ppt C,ppt B和ppt C公共的部分就是模板A了,如果它们的公共部分需要改动,则只需要改动模板A就可以了,不需要重新对ppt B和ppt C进行改动。而辐射式设计,比如某个电梯都装了某种报警器,一旦要更新报警器,就必须全部更新。也就是说对于抽象类,如果需要添加新的方法,可以直接在抽象类中添加具体的实现,子类可以不进行变更;而对于接口则不行,如果接口进行了变更,则所有实现这个接口的类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动。